海洋系所同學會和母校學弟妹到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參訪

本次的活動是由中國文化大學海洋系所同學會、生科系友會、地質系友會聯合舉辦,於103年4月26日參訪海洋科技博物館。舉辦此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拓展在校同學們的視野,建立與產業界之間的關係以及將來就業的參考。

  前往的交通方法有很多種,我與同學選擇搭火車到瑞芳火車站。在瑞芳火車站集合後,搭乘海科線至海科館。集合完畢後,則由目前任職於海科館學長張睿昇博士帶領我們參觀海洋環境廳,介紹了硫磺怪方蟹(Xenograpsus testudinatus)、珊瑚礁的功能和現狀、海中的熱帶雨林等等。在1999年,宜蘭龜山島附近海面深處,發現了幾十個淺海熱泉噴口,噴口呈錐狀或煙囪狀,附近海床布滿了黃色的硫化物礦石。當噴口的煙柱向上噴發,將上層接觸到的浮游生物殺死,死亡的浮游生物會下沉,變成硫磺怪方蟹的食物。珊瑚礁如同消波塊、防波堤,能吸收或削弱海浪衝擊的力量,減少海岸線被侵蝕。珊瑚礁形成時,會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,並平衡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、減少溫室效應。海水溫度上升,所造成的白化情況日益嚴重;海洋酸化,造成珊瑚礁體內的碳酸鈣被溶解;不當的行為與活動、過度開發等原因出現,導致珊瑚礁生態面臨嚴重的威脅。大多數的珊瑚礁體內有許多單細胞的共生藻類,稱為蟲黃藻,可行光合作用,提供珊瑚營養和氧氣,同時珊瑚礁利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鈣,製造碳酸鈣骨骼,具可減少二氧化碳和增加氧氣的功能。珊瑚礁提供生物棲息的空間與食物來源,形成了複雜的食物網,所以常比喻珊瑚礁為海中的熱帶雨林。除了上述外,還有製成標本的黑面琵鷺。每年來臺過冬的黑面琵鷺佔全世界約六成,因此台灣為最大渡冬區域。

海洋科技博物館館內有IMAX 3D 海洋劇場、區域探索館與主題館。主題館內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廳:兒童廳、深海展示廳、特展廳、海洋環境廳、深海影像廳、海洋文化廳、海洋科學廳、水產廳和船舶與海洋工程廳。除了上述這些外,還有許多地點,如:容軒園區、濱海遊憩區、海岸生態體驗園區、六大主題生態體驗步道。

    午餐結束後前往IMAX 3D 海洋劇場觀看3D電影《Deep Sea》(中文翻譯:《深海大進擊》)。影片中敘述「從最小的魚蝦,到最大的虎鯊,都必須依賴其他生物而生存」,這說明了捕獵者與獵物之間的關係總是在變化,但能保持平衡其原因是不同物種間存在各種關係;當變化太巨大,則會危害到整個生態平衡。除此之外,也介紹相當多的生物,如:黑鯰魚、虎鯊、海龜、棘冠海星、大法螺、鰻郎魚、海葵、水母、翻車魚、章魚……等。棘冠海星以珊瑚為食,過多的棘冠海星會吃掉整個珊瑚礁,而大法螺會吃掉海星;海星的刺充滿毒液,但大法螺對此毒液有免疫力。當大法螺將毒液注射入海星體內,毒液會從海星體內開始融解,導致海星死亡,因此有效維持珊瑚礁生態生存的平衡。影片中所述的蝦虎魚其實就是鮈蝦虎魚,它們扮演了清潔工的角色,為各種大魚清除皮膚、鰭、口和鰓中的寄生蟲。這種共生關係最有趣的是許多來到「清潔站」的魚類不會吃食他們,但在其它情況下會將這樣的小魚當作美味的食物。互相受益的物種也有小魚和綠海龜。綠海龜因身上附著許多小海藻,這會使他們的游泳速度減慢,而小魚會吃食海龜身上的海藻,幫助海龜清潔。管海葵會利用刺絲胞保護自己。會吃食管海葵的刺絲胞的是海蛞蝓,但因為海蛞蝓不能消化刺絲胞,他們只能將刺絲胞儲存在背部的角突防禦天敵。影片中的巨型章魚,其實就是北太平洋巨形章魚。他是個百變高手,可隨環境改變自己的形態及顏色,主要獵物有蝦、蟹、扇貝、鮑魚、蛤蜊及魚類。在影片末段中敘述,因人類的捕殺所造成的後果,其中就是捕殺鯊魚是間接導致珊瑚礁死亡的原因之一。最讓人感到驚奇是每年八月元月後的第八個晚上落日後一個小時,整個珊瑚礁會同時產卵。至於為什麼珊瑚蟲會同一時間產卵,至今也無法得知原因。

    觀賞完影片後,接著由學長王慎之帶領我們導覽深海影像廳,並介紹海底火山、熱點、海底金屬礦、解讀岩心等許多事物。之後張睿昇學長帶領我們參觀各個廳。在海洋文化廳,會看見以往的捕魚工具「牽罟」、民間媽祖信仰與王爺信仰的介紹、原住民的海祭與行動護海洋的概念。之後依海洋科技廳、水產廳、船舶與海洋工程廳參觀,內容在說明各種捕獵的漁法、養殖、孵化與育苗、生物科技的應用、魚類加工製品、殺菌保鮮……等介紹。除了上述幾個主題館,張睿昇學長又額外帶我們去參觀潮境海洋中心,裡面有各種魚類與珊瑚,還有海龜在水池裡游泳喔!最後並請王/張兩位學長與參訪師生舉辦座談會,了解海科館將來發展方向任務與工作內容以及 將來與母校簽訂合作備忘錄之可行性.並由

海洋系同學會何會長代表致贈校旗給海科館,由張學長代表接受,劃下圓滿句點.

  此次的參觀不僅看到及學到許多新事物,真是令我受益良多呢!若有機會,會再前往參觀的。

 

華岡專欄本次的活動是由中國文化大學海洋系所同學會、生科系友會、地質系友會聯合舉辦,於103年4月26日參訪海洋科技博物館。舉辦此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拓展在校同學們的視野,建立與產業界之間的關係以及將來就業的參考。 102年學年度 生科一 陳玟靜